全运圣火燃动大湾区,首次由粤港澳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举行。作为开幕式以及跳水、田径等多项重点赛事举办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场馆及周边安全不容有失。一条马路之隔的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黄村派出所责无旁贷,肩负起守护平安重任,这也是他们继九运会后第二次在“家门口”迎来安保“大考”。
当一间派出所进入“全运时间”,6.17平方公里辖区便成为守护平安的特殊“赛场”,坚守岗位是必选“项目”。面对全国体育盛会,“参赛队伍”——46名民警、118名辅警,怎样备战?实战表现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开幕式场馆、城中村等关键区域,层层揭秘黄村派出所护航十五运会的幕后故事。
时间轴拨回半个月前——
全运冠军守护全运赛场
11月3日午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 “奥体中心”)南门,一位身形高大的女警正在执勤,引导运动员与观众有序进出。她叫丛焕令,曾连续参加三届全运会,在九运会上代表广东队夺得两枚赛艇金牌。昔日的全运冠军,坚守在今日的全运赛场。
“我们要逐一排查风险,防止留下隐患干扰开幕式和赛事。”平时主要从事内勤工作的丛焕令,此次被抽调到一线。“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得上。”虽然退役20年,她始终保持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在另一个“赛场”攻坚克难。
开幕式临近,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安保强度也在加码。丛焕令与同事们开启“连轴转”模式,接处警、治安防控、信息核查等无缝衔接。
“每天守着运动场,感觉像是还没离开赛场。”奥体中心常年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与大型活动,丛焕令参与安保工作,角色发生180度转变。“过去,我是被保护的对象,现在换我来守护他们。”得知十五运会在“家门口”举办,丛焕令满心期待。既有时隔多年重返“赛场”的兴奋,更有迎接平安“大考”的紧张。
另一边,奥体中心西门外,民警贾俊龙同样严阵以待。他与辅警沿着不足300米的路段,来回走了一遍又一遍。“这个岗位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们的任务是保障奥体中心两处入口间的治安秩序,其中西门是安检通道,人员进出频繁,又紧邻主干道,车流密集,防控压力陡增。
正因如此,执勤人员一刻不敢松懈,一个班次8小时巡逻下来,每个人的步数都接近2万。“日常防控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所长周志强调,警力必须24小时坚守奥体中心门口,“场馆外围就是我们的主阵地。”据他介绍,警方为开幕式安保制定了周密系统的方案,把占地101万平方米的场馆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圈层,黄村派出所奥体中心7处入口及周边重点路段。“我们要层层筑牢防线,让运动员安心参赛、观众放心观赛。”

黄村派出所民警贾俊龙(右)带着辅警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门外巡逻。
严打“黑飞”,筑牢低空安全网
视线跳出奥体中心外围圈层,往南延伸1.5公里——黄村,某栋住宅楼顶,民警蓝柏均站在天台上,仰头紧盯天空,观察是否有无人机违规飞行。“一旦发现‘黑飞’,要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黄村派出所警力在城中村楼顶执勤,观察空中有无“黑飞”无人机,不远处就是开幕式会场。
为保障十五运会期间的空域安全,广州按时段、分区域禁飞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通告发布后,黄村派出所随即成立无人机防控专班,采取“宣防先行、打防并举”的防控策略。
城中村人口密集、环境复杂,社区民警以网格为单位,深入大街小巷,开展禁飞普法宣传,地毯式排查“黑飞”隐患。“有居民可能没留意最新通知,一不小心就违反规定。”半个月来,蓝柏均带领民警、辅警、网格员及治保队员,走遍了村内1000多栋出租屋,逐家逐户告知管控时间、禁飞范围等细则。与此同时,黄村派出所开展无人机“黑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未报备飞行、未实名注册、超高飞行等违法行为。
看似普通的拍摄工具,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严防严控?蓝柏均解释道:小小的无人机,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一旦失控坠机,可能砸伤行人造成安全事故;大型赛事期间违规飞行,更可能干扰活动秩序,甚至引发人群恐慌。而改造后全新亮相的奥体中心,一度成为航拍爱好者追捧的“打卡点”。蓝柏均回忆,不久前有人未履行任何报备手续,擅自使用无人机拍摄奥体中心周边视频,剪辑后在网络平台发布,给赛事和场馆安保工作带来隐患。
近日,广州警方无人机防控系统监测到天河区黄村街道上空有无人机擅自起飞。接报后,天河公安调度自动机巢警用无人机先行前往目标区域搜索查处,黄村派出所警力前往现场处置,在某建筑物楼顶查获正在操作无人机的男子。经查,男子虽已对无人机进行实名登记,但未按规定申请空域审批,属“黑飞”行为,黄村派出所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2025年以来,黄村派出所累计处理无人机“黑飞”案件30余宗。
“安保,讲究万无一失,出现疏漏,一失万无。”这是蓝柏均多次参与国家级体育赛事保障的心得。自1999年入警以来,他先后经历九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以往大多是支援兄弟单位,这次则在核心区“作战”。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型治安挑战,这位经验丰富的公安老兵,转向无人机防控“新战场”。“海陆空,全方位防御,要求越来越细致。”蓝柏均说。
提前一年多开启“护航模式”
事实上,黄村派出所警察脑子里的那根弦,不是开幕前才绷紧。早在2024年5月奥体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启动,各个体育场馆进入施工阶段,他们就投入了紧张繁忙的护航工作,致力于为十五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在施工工地,安全监管工作专班勤走访、多巡查,足迹遍布开幕式体育场、游泳馆、黄村训练基地综合馆、广东省射击馆等地。高峰期,工地有数十个项目推进、超过3000名工人作业,财物遗失、劳资纠纷等警情时有发生。黄村派出所需要第一时间介入处置,把矛盾化解在源头,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在辖区街面,夜巡队每晚出动,针对烧烤摊、宵夜档集中的夜市区域开展巡逻防控,可以前置处理打架斗殴等突发警情,及时回应群众求助,守护夜间经济。教导员梁东表示,夜巡队的常态化运作,有效压减了辖区夜间警情,让派出所值班组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十五运会重点安保工作。
在社区一线,周志带领社区民警、辅警及街道工作人员,逐一走访临街商铺,开展基础信息摸查与法制宣传教育。2024 年11月1日启动十五运会专项法制宣传,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展开摸排走访、3月1日前完成全领域整治。
经过一年多奋战,2025年以来,黄村派出所主要案件类警情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刑事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9%,治安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0.4%。
从日常治安管理到打击违法犯罪,黄村派出所46名民警、118名警辅人员全情投入。开幕之夜,当欢呼声在奥体中心响起,他们的身影隐于掌声之外,他们的脚步穿梭在奥体中心门外、城中村、夜市。他们肩上的红蓝警灯闪烁,与十五运会火炬、木棉烟花,共同点亮那个璀璨绚烂的夜晚。
记者手记
开幕式,这么近,那么远
十五运会在家门口举办,黄村派出所的警察们是不是能随时看开幕式、比赛?“全部精力都投入安保工作,根本顾不上。”丛焕令的回答很直接。她告诉记者,即便在赛场内,也是紧盯安全隐患,生怕任何意外影响运动员发挥。
而对贾俊龙来说,那场堪称艺术盛宴的开幕式,他主要靠听来欣赏。他所在的岗位,距离会场仅有几百米。每次在奥体外围巡逻时,贾俊龙总是靠耳朵判断排练进展,想象正式演出的画面。
“说不想看是假的。”蓝柏均坦言,自己也想去现场看开幕式。但安全为重,自己负责的辖区绝不能出任何纰漏。他大部分时间穿梭在巷道楼间,偶尔在顶楼远远地眺望奥体中心。
按照蓝柏均以往的经验,要等到运动会结束,才有空闲坐下来看赛事重播。2010年亚运会开幕式,他就在海心沙旁边的一幢高楼里站岗。直到亚运会收官,蓝柏均专门“补课”,回看开幕式。
尽管错过了精彩的节目、激烈的赛事,但丛焕令、贾俊龙、蓝柏均都坦然接受这份“牺牲”。“干警察这一行,从来不会讲条件。”对比运动员时期的目标,丛焕令感慨道:“比赛拿不到第一,可以拿第二,但当警察不能差一点。” 对他们而言,守护之路只有全力以赴,永远没有终点。
统筹|宋金峪 张璐瑶
文字|鄢敏
拍摄|钟振彬
剪辑|王绮静
设计|麦宇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