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上门、调研交流、签约合作……最近,广药集团的一系列“组合拳”引起了市场关注。
广药集团董事长李小军自上任以来,带队频繁对接资源平台,马不停蹄地拜访包括钟南山、徐涛等院士团队;最近,广药集团总经理陈杰辉也密集带队调研了20多家药企同行,覆盖从传统药企成功转型的创新药企、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和AI制药新锐——这家国内医药龙头企业正全方位吸收AI制药技术突破、传统药企转型路径、新型创新药布局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其战略转型探明前路。
图为广药白云山生物医药与健康研发销售总部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常态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药企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创新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无疑是关键方向。广药集团从传统药企向科创药企转型,是顺应行业变革、把握政策红利的必然之举。
在创新药布局山,广药集团在研项目超200项;其中,在研的创新药项目数达22项,涵盖恶性肿瘤、慢病管理、大呼吸、免疫系统、男科用药等重大疾病领域。
在此基础上,AI制药能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功率。例如,AI可用于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和优化、预测临床实验结果等。唯有抢占这一技术制高点,才能避免在未来的研发竞争中落后。
从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研发平台,到百利天恒的ADC药物管线,再从通瑞生物的核药基地与深信生物的mRNA技术,广药集团的调研焦点始终锁定行业前沿领域。“创新既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调研中,李小军多次表示。
以密集调研为桥梁,广药集团正在推动多项实质合作:
在数字化方面,以“数智广药”为战略支点,推动覆盖“种植—采购—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智能革命”。
据悉,广药集团同厦门稀土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出资成立广州白云山稀核健康医药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核药新赛道。近日,白云山稀核健康团队成功利用固体靶系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实现了新型医用核素的高质量制备。9月8日,白云山稀核健康与广东回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稀土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及“共同开发新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实质合作协议。未来,白云山稀核健康将聚焦新型核素、放射性药物、精准诊断及靶向治疗等领域创新研发与产业化,致力于推动创新核医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为应对转型中的人才培育、平台构建、生态协同等诸多困难,今年以来,广药集团已与广州实验室、海河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医药交叉研究所等院所,以及多个院士团队开展项目对接,进一步拓展创新资源,为切入“AI+制药”、生物药等前沿领域夯实基础。
在平台构建上,整合资源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分中心公共转化技术平台建设,布局多个子平台,涵盖干细胞、免疫细胞、病毒、质粒、mRNA等CGT药物和多肽、抗体药物从概念验证、动物试验到中试生产等转化研发服务,积极开展细胞基因等创新药物研发。
在生态圈协同上,下属的广药资本公司上半年投资健康电商、微针制剂等领域项目,以并购为抓手丰富企业品种和研发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