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唐景佳眼中的责任感、真诚感、边界感-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3 11/13 13:00:05
来源:广州日报

社工唐景佳眼中的责任感、真诚感、边界感

字体:

  唐景佳。

  自2012年回到家乡万江成为禁毒社工后,唐景佳先后获得“广东省最美禁毒人”“广东省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东莞市优秀社工”等荣誉,是东莞禁毒社工队伍中的佼佼者。

  随着万江禁毒社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唐景佳作为团队负责人,更多从事督导和管理工作。但讲起过去服务过的案例,无不透露出她的专业、理性和热忱。 

  增强责任感,降低错付感

  阿刚(化名)从小就和父母疏远。在他沾上毒品后,父母为了挽救他,主动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因此,不理解父母苦心的阿刚便开始怨恨父母。从强戒所出来后,阿刚便把自己封闭起来,成了一个“宅男”,两年时间内没有剪头发,没有和父母说一句话。

  唐景佳最开始和他接触时也碰钉子。后来,在知晓阿刚爱看爱聊电影后,唐景佳顺势多把话题往这个方向引导。阿刚提到的一些电影,她没看过就先把电影名记下来,回家补看后下次见面再详聊观后感。在聊电影这一杠杆的助力下,阿刚的心扉慢慢被打开。他积极接受帮扶,并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更重要的是,在唐景佳的帮助下,他解开了和父母多年的心结,不再暗自较劲。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在阿刚小的时候,父母靠经营糖水店谋生,日夜操劳,忽略了对他的照顾,有时甚至连吃饭都被耽误。这让他从小就对父母的感情很淡,对家的认同很弱,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也放大了他对父母的不满。

  “戒毒者不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反易看到周围人对自己的不好。”唐景佳表示,当关爱换来的回馈是怨恨时,我们要增强责任感,降低错付感。吸毒者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社会。这个时候社工就需要耐心、细心和韧劲,更需要学会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和聊天技巧去破题。

  真诚不能是社工的自我感觉

  反复吸食海洛因的阿明(化名)遭遇了家庭危机,妻子忍无可忍要和他离婚。无助之际,阿明主动向过去曾帮扶过他的唐景佳求助,并表示只要妻子不离婚,他就保证不再复吸。

  唐景佳在了解情况后,让事情来了个大反转。她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和动机晤谈法等社工专业工作方法,让阿明的理念从“妻子不离婚,自己就能戒毒”变成了“自己戒了毒,妻子才能不离婚”。从给予口头承诺变成行动践行承诺,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改变的能量。

  阿明远离了毒友,积极接受美沙酮治疗,并定期将尿检结果发给妻子接受监督。最终,妻子带着女儿回到了他的身边。在家庭重归于好的加持下,阿明也在四十多岁的年纪里迎来重生,结束了长达20多年戒与吸之间的反复挣扎。在帮扶引导阿明的过程中,唐景佳总结最多的就是真诚,“从语言到行为都要真诚。而且这个真诚不是自己说的真诚,而是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唐景佳说。

  阿明曾手写了一封给唐景佳的感谢信。字迹纸张虽然粗简,但一笔一画能感受到这是在用真诚感激真诚。

  帮扶有边界,助人自助

  阿华(化名)是唐景佳服务对象中特别年轻的一个。强戒之后,唐景佳协助他找了一份在咖啡店做学徒的工作。

  阿华人机灵勤快,很快就从学徒变成了老板,自己创业开了两家店。为了表示感谢,他曾主动邀请唐景佳去喝咖啡。“要以处朋友的心态和他们相处,但从专业的角度,却不能仅以朋友之道相处。要有边界感,他好我们就退出,他需要我们就出现。”这是唐景佳和服务对象相处的基本原则。在她看来,要让服务对象随时感知到社工的存在,这种存在要进退自如。在服务对象能以正常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后,社工就退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的归途只有一个,那就是助人自助。”唐景佳说。(文、图/葛宇飞)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